墨西哥这出戏,反转得也太快了!前脚还嚷嚷着要当“出头鸟”,后脚就自己把火给掐了。最近的消息说,墨西哥议会已经紧急叫停了那个闹得沸沸扬扬的关税提案,总统辛鲍姆也改了口风,说凡事好商量,得先跟中国这些国家坐下来聊聊再说。
这态度,简直就是从悬崖边上来了个急刹车。说白了,就是在中国亮出警告和反制组合拳之后,墨西哥才猛然惊醒,为了抱美国大腿就得罪自己的第二大贸易伙伴,这买卖,亏大了!
一开始,墨西哥可不是这么个“好学生”的样子。九月初,辛鲍姆政府那叫一个气势汹汹,一份加关税的草案直接甩到了议会桌上,那架势,就是要大干一场。紧接着,经济部那边更是配合默契,应国内企业的“要求”,对着中国的浮法玻璃、涂塑布就是一顿反倾销调查。
你以为这就完了?算上这几起,短短十个月里,墨西哥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,两只手都快数不过来了,足足有十一场。他们一边嘴上说着“友谊长存”,一边下起手来,一个比一个狠。很明显,这是把中方的警告当成了耳旁风。
铁拳砸下来才知疼
中国可不是吃素的。眼看墨西哥一步步往前拱,我们的回应也从口头警告,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。最开始,对墨西哥那个要对中国商品加征最高百分之五十关税的计划,我们还算客气,只是不痛不痒地对美国和墨西哥的碧根果搞了个反倾销调查。
这个调查期说长不长,最多九个月。这更像是在敲打,在提醒:兄弟,悠着点。但墨西哥要么是没看懂,要么是在美国的压力下,选择了装瞎。既然好言相劝你不听,那也别怪我们不客气了。
中国商务部直接出手,依据《对外贸易法》,对墨西哥打算搞的关税壁垒和一系列贸易限制,启动了贸易壁垒调查。这一下,性质可就完全变了。这不再是针对某个产品的“点对点”回击,而是要对你墨西哥整个贸易环境,来一次彻底的“大扫除”,好好算算总账!
我们的态度很清楚:谁搞保护主义损害我们的利益,我们就坚决反对。我们还特意点了一句,现在美国到处乱加关税,大家应该一起反对单边主义,不该被别人胁迫着,找各种借口来为难中国。这一招,精准地打在了墨西哥的七寸上。
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
眼看中国这边要动真格的了,辛鲍姆政府的态度那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。为啥?因为这后果他们真扛不住。这种前后反差巨大的表现,说白了就是“欺软怕硬”。你要是真有底气,又何必暂停提案,回头低声下气地求谈判呢?
翻开账本算算经济账,比什么都实在。今年,中国和墨西哥的双边贸易额,直逼一千亿美元。中国稳稳地坐在墨西哥第二大贸易伙伴的宝座上。更要命的是,墨西哥每年卖给中国的东西,价值高达四百亿美元,从农产品到矿产,都是他们的核心产业。
这供应链要是真因为贸易战给整断了,墨西哥的制造业顶得住吗?答案是想都不用想,肯定顶不住。他们从工厂的设备到生产的原材料,都极度依赖中国。为了讨好美国,就把自家制造业的命根子给断送了,这笔账怎么算都划不来,对吧?
汽车这碗饭不好砸
当然,最让墨西哥肉疼的,恐怕还是汽车产业。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墨西哥现在是中国汽车出海的第一大市场。光是今年,中国卖到墨西哥的汽车总额就超过了一百一十亿美元。这里,就是中国汽车扬帆出海的“桥头堡”。
这要是真加上高额关税,倒霉的可不光是中国的车企。墨西哥本土成千上万个工作岗位,上百家相关的配套企业,都得跟着喝西北风。这才是墨西哥政府没法闭着眼睛装看不见的现实压力。
把格局再放大点看,这场风波的背后,是中美墨三方复杂的大国博弈。特朗普总统挥舞的关税大棒,早就不是只冲着中国了。从厨柜、家具到重卡,都被卷了进来,有些税率甚至高到吓人。
所以墨西哥这番操作,在很多人眼里,更像是一场演给美国看的“苦肉计”。既要安抚国内的产业,做出保护的姿态,又要给美国递个话:“大哥你看,你的话我听了,你可千万别撕了咱们的贸易协定啊!”
结语
说到底,墨西哥这场风波,不过是全球保护主义阴影下的一个缩影。大家表面上握手言和,嘴里喊着对话合作,背地里却是刀光剑影,各自的算盘打得噼啪响。中国的这次坚决反制,也清清楚楚地划下了一条红线:想靠牺牲中国的利益去换别人的笑脸,门儿都没有。
墨西哥暂停关税提案,是为自己争取了一个喘息和谈判的机会,但并不代表风暴就过去了。只要大国博弈的棋局还在继续,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就永远是个定时炸弹。这场看似缓和的冲突,也许只是下一场更大风波来临前,短暂的平静罢了。毕竟,在这场游戏中,没有谁是真正的赢家,而那些被涨价的商品压得喘不过气的普通人,才是实实在在站在了风口浪尖上。
线上炒股配资开户平台,配资股公司官网,贵阳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