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考来源:《抗美援朝战争史》、《黄继光烈士纪念馆资料》、《志愿军英雄传》部分章节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,请理性阅读
1952年10月19日夜,朝鲜上甘岭597.9高地硝烟弥漫,炮火连天。
这里正在进行着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惨烈的战斗之一。
月光下,一个身材不高的四川小伙子正和战友们匍匐前进,向敌人的机枪火力点靠近。
他叫黄继光,今年只有21岁,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通信员。
敌人的机枪疯狂扫射,子弹在他们身边呼啸而过。
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后续部队的进攻即将开始,但这个该死的机枪火力点还在喷吐着死亡的火舌。
就在这个关键时刻,黄继光突然转过头,对身边的战友说了几句话。
这几句话,在当时的战火中几乎没人注意,但多年后被公开时,却让无数人为之动容。
"你们继续冲......"这句简单的话语背后,隐藏着一个年轻战士怎样的决心?他为什么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说出这样的话?
那个月圆之夜,在朝鲜的山头上,到底发生了什么?
【一】四川娃的参军路:从放牛娃到志愿军战士
1931年1月8日,黄继光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。
父亲黄发仕是个老实农民,母亲邓芳芝勤劳善良。
小继光从小就很懂事,帮着家里干农活,放牛、割草样样都会。
"继光这孩子虽然个子不高,但特别有股子拼劲儿。"
邻居们都这样评价他。
1950年,抗美援朝战争爆发。
当"抗美援朝,保家卫国"的号召传到中江县时,黄继光第一个报名参军。
"妈,美国鬼子都打到鸭绿江边了,咱们不能让他们欺负到家门口来!"黄继光坚定地对母亲说。
母亲虽然舍不得儿子,但她知道这是为了国家。
临别时,她拉着儿子的手说:"继光,你去吧,妈支持你。
要做个好兵,为国争光!"
【二】朝鲜战场上的成长:从通信员到战斗英雄
1951年3月,黄继光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跨过鸭绿江,踏上了朝鲜的土地。
黄继光被分配到135团2营当通信员。
志愿军的通信主要靠人工传递,通信员要在敌人的炮火下穿梭于各个阵地之间,传达命令、报告情况。
黄继光干得特别出色。
他个子虽然不高,但动作敏捷,胆子大。
不管敌人的炮火多么猛烈,他总是能准确及时地把消息送到。
1952年夏天,黄继光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从那以后,他更加勇敢了,不仅出色地完成通信任务,还主动要求参加战斗。
"继光啊,你这小子真是不要命了!"战友们既佩服又担心他。
黄继光总是笑着说:"怕死就不来朝鲜了!咱们是来打鬼子的,不是来享福的!"
【三】上甘岭的血与火:史上最惨烈的阵地战
1952年10月,美军发动了"金化攻势",目标直指志愿军控制的五圣山地区。
这场战役后来被称为"上甘岭战役"。
上甘岭地区包括597.9高地和537.7北山两个主要阵地,战略位置极其重要。
美军投入了7万多人的兵力,企图在5天内拿下这两个高地。
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在这片只有3.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与敌人展开了长达43天的激烈争夺。
战斗的惨烈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。
美军每天要向志愿军阵地倾泻数万发炮弹,山头都被削掉了几米。
志愿军战士们在坑道里坚持战斗,吃的是炒面,喝的是雪水。
黄继光所在的135团负责坚守597.9高地。
美军为了夺取这个高地,不惜一切代价。
10月19日傍晚,美军对597.9高地发动了新一轮的疯狂进攻。
他们先是用大炮轰击了两个小时,把志愿军的地面工事几乎全部摧毁,接着又派出了一个加强连的兵力发起冲锋。
黄继光所在的2营奉命夺回597.9高地。
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,美军在山顶上修筑了多个火力点,其中有一个机枪火力点位置特别险要,正好卡在志愿军进攻的必经之路上。
这个火力点里的机枪疯狂扫射,志愿军的几次冲锋都被压了回来,伤亡越来越大。
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后续部队的总攻即将开始,但这个火力点不拔掉,整个战斗计划就会失败。
营长急了,连长也急了。
他们组织了好几个爆破小组,都没能靠近那个火力点。
就在这个关键时刻,黄继光主动请战:"营长,让我去炸掉它!"
"继光,你是通信员,这不是你的任务。"
营长摇头说。
"营长,现在还分什么通信员不通信员的?我是共产党员,我不上谁上?"黄继光坚决地说。
营长看着这个四川小伙子坚定的眼神,终于点了点头:"好,你去。
但一定要注意安全!"
黄继光带着两个战友,开始向那个要命的火力点爬去。
他们一边爬一边想办法接近目标,但敌人的机枪实在太猛了。
就在这个时候,黄继光转过头,对身边的战友说出了那句后来震撼无数人的话......
【四】生死瞬间的选择:那句话背后的深意
"你们继续冲,我来对付这个火力点!"
这就是黄继光在生命最后时刻对战友说的话。
当时,两个战友已经负伤,一个叫吴三羊,一个叫肖登良,他们躺在黄继光身边,看着前方那个还在疯狂扫射的机枪火力点。
黄继光知道,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个火力点,不仅他们三个人会死在这里,后面的整个攻击计划都会失败。
更重要的是,无数战友的生命都悬在这一线之间。
"继光,你疯了吗?那个火力点火力太猛,根本靠不近!"吴三羊艰难地说。
黄继光看着战友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:"三羊,登良,咱们是共产党员,在最关键的时候,就得有人站出来。
你们受伤了,就别去了。"
他停顿了一下,接着说:"我去把那个火力点解决掉,你们等我的信号,然后继续冲。
记住,一定要继续冲!"
说完这些话,黄继光检查了一下身上的手榴弹,深深吸了一口气,开始向那个火力点爬去。
月光下,这个身材矮小的四川小伙子,在朝鲜的山头上开始了他人生最后的冲锋。
【五】英雄的最后时刻:用身躯堵住死亡的枪口
黄继光利用弹坑和岩石的掩护,一点一点地向敌人的机枪火力点靠近。
当他爬到距离火力点还有30多米的地方时,敌人发现了他。
黄继光猛地站起身来,端起冲锋枪向火力点冲去。
敌人的机枪疯狂地扫射着,黄继光的身体多处中弹,但他没有倒下,仍然顽强地向前冲着。
20米、15米、10米......就在这时,他手中的冲锋枪没有子弹了,身上的手榴弹也用完了。
敌人的机枪还在疯狂扫射,黄继光已经浑身是血,但他没有退缩。
他知道,战友们在后面等着他的信号。
就在这个关键时刻,黄继光做出了一个震撼人心的决定——他用自己的身体扑向了敌人的机枪口!
"轰!"随着一声沉闷的撞击声,敌人的机枪突然停止了射击。
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,紧紧堵住了那个喷吐死亡火舌的枪口。
【六】"继续冲"的召唤:精神的永恒传承
黄继光堵住枪眼的那一瞬间,整个战场突然安静了几秒钟。
但很快,志愿军战士们就反应过来了。
"继续冲!为黄继光报仇!"志愿军战士们怒吼着冲向敌人的阵地。
激战持续了一夜,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,五星红旗终于在597.9高地上高高飘扬。
志愿军取得了胜利,但代价是惨重的。
黄继光牺牲了,这个年仅21岁的四川小伙子,用自己的生命为战友们铺平了胜利的道路。
当战友们找到他的遗体时,他的身体还紧紧地堵在那个机枪眼上。
【七】英雄的荣光:永远活在人民心中
黄继光牺牲后,他的英雄事迹迅速传遍了整个志愿军,传遍了全中国。
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追认黄继光为"特级英雄"。
但比荣誉更珍贵的,是黄继光精神在人民心中的传承。
他那句"你们继续冲",不仅仅是对战友的嘱托,更是对所有中华儿女的召唤。
"你们继续冲"——这三个字,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勇敢前行,永远提醒着我们要为了理想而奋斗,为了信念而坚持。
或许,这就是英雄精神的真正意义:不是让我们永远停留在对英雄的仰望中,而是要我们继承英雄的意志,在新的时代里继续冲锋,继续奋斗。
线上炒股配资开户平台,配资股公司官网,贵阳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